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脉管炎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间歇性跛行、皮肤温度降低、皮肤色泽改变以及溃疡或坏疽。脉管炎通常由血管炎症、血栓形成、动脉硬化、免疫异常或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肢体疼痛是脉管炎的典型表现,早期多为活动后疼痛,休息后可缓解,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静息痛,尤其在夜间加重。疼痛可能与血管狭窄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西洛他唑片等药物改善血液循环,严重时需进行血管介入治疗。
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肌肉酸痛、无力,休息后症状缓解。这与运动时肌肉耗氧量增加而缺血加重有关。患者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可尝试慢走等低强度活动。若症状持续,需就医评估是否需使用盐酸沙格雷酯片等抗血小板药物或手术治疗。
患肢皮肤温度降低是脉管炎的常见体征,触摸时可感知明显温差。由于血流减少,肢体远端如足部或手指温度下降更明显。患者应注意肢体保暖,避免受凉。可配合使用贝前列素钠片等扩血管药物,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患肢皮肤可能呈现苍白、发绀或潮红等异常色泽,尤其在下垂时加重。严重者可出现网状青斑。这些变化与微循环障碍有关。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定期抬高肢体。若伴随溃疡,需使用康复新液等药物预防感染。
晚期脉管炎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远端溃疡或坏疽,常见于足趾或手指。这与长期缺血导致组织坏死有关。轻微溃疡可局部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等外用药物,严重坏疽需考虑清创或截肢手术。日常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严格戒烟。
脉管炎患者应严格戒烟,避免接触寒冷环境,穿着宽松鞋袜减少肢体压迫。饮食以低脂、高纤维为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但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糖、血脂,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溃疡,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