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注意什么

1.55万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需注意制动、抗凝治疗及并发症监测。主要干预措施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溶栓、弹力袜加压治疗、定期复查血管超声及警惕肺栓塞发生。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患肢按摩或剧烈活动以防血栓脱落。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疼痛症状。医生通常会开具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或华法林钠片进行抗凝治疗,配合使用利伐沙班片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穿戴医用弹力袜可辅助改善静脉回流,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压力等级。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及D-二聚体水平,通过下肢静脉彩超动态评估血栓变化。若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或咯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肺栓塞。

恢复期可逐步开始床旁活动,但应避免久站久坐。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长途旅行时建议穿着弹力袜并定时活动踝关节。肥胖患者需通过饮食运动控制体重,吸烟者必须戒烟。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注意观察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及肿胀程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饮食宜清淡富含膳食纤维,适量食用深海鱼、西蓝花等抗炎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及过量饮酒。康复阶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建立规律运动习惯。所有治疗措施均需在血管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