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孕妇静脉曲张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皮肤溃疡等风险,但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严重危害。静脉曲张在孕期主要由子宫增大压迫血管、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下肢静脉迂曲扩张、肿胀或疼痛。
孕期静脉曲张通常以保守管理为主。子宫增大会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激素变化使血管壁松弛,这些因素共同促使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状轻者仅表现为腿部青紫色蚯蚓状血管凸起,久站后可能出现酸胀感。日常可通过抬高下肢、穿戴医用弹力袜缓解,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或皮肤颜色发暗,需警惕血栓性静脉炎,此时需就医排除深静脉血栓。
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并发症。血液淤滞可能形成浅静脉血栓,表现为条索状硬结伴压痛。严重者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长期静脉高压会使皮肤营养障碍,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这些情况需要血管外科介入治疗,但孕期通常优先选择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保守方案。
建议孕妇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用枕头垫高下肢,选择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血管的压迫。日常可进行游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若发现腿部静脉明显凸起伴持续性疼痛或皮肤改变,应及时到血管外科或产科就诊评估。多数静脉曲张在分娩后激素水平恢复会自行改善,产后6个月仍持续存在者可考虑硬化剂注射或激光闭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