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肾动脉狭窄可能出现高血压、腰痛、血尿、肾功能减退、头晕等症状。肾动脉狭窄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肾血流灌注不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病理变化。
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常超过140/90毫米汞柱,对常规降压药物反应较差。临床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控制血压,同时需监测肾功能变化。
约半数患者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部钝痛,与肾脏缺血或继发肾梗死有关。疼痛可能向腹部或腹股沟放射,活动后加重。需通过肾脏超声或CT血管造影明确狭窄部位,避免误诊为腰肌劳损。急性剧痛时需警惕肾动脉血栓形成。
肾小球滤过压异常可能导致镜下或肉眼血尿,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异常增多。需与泌尿系感染、肾炎鉴别,必要时行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血尿明显时可短期使用云南白药胶囊、血尿安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
长期缺血可引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夜尿增多。严重者出现蛋白尿、水肿等慢性肾病表现。需定期检测尿素氮、胱抑素C等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
高血压及脑灌注不足可能导致头晕、视物模糊等脑血管症状,尤其在体位变化时明显。需监测立卧位血压,排除颈动脉狭窄。可配合天麻素注射液、养血清脑颗粒等改善脑供血,但需在心血管科医师指导下用药。
肾动脉狭窄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及肾功能指标。若出现突发性血压骤升、少尿或无尿,需立即就医排查急性肾动脉闭塞。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者不可自行调整剂量,需每3-6个月复查肾动脉超声或CT血管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