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通常不会自行溶解。血栓形成初期可能较小,但随着时间推移,血栓可能逐渐增大或脱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血栓机化过程需要数周至数月时间,期间血栓可能部分再通,但完全自愈概率较低。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需要进行抗凝治疗,慢性期可能需穿弹力袜预防血栓后综合征。
极少数情况下,微小血栓可能被人体纤溶系统自行溶解,但这多见于血栓形成早期且体积较小时。对于已经出现明显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能寄希望于自愈。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血栓蔓延、静脉瓣膜功能受损,甚至发生致命性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避免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坐久站,卧床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多饮水稀释血液。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警惕肺栓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