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高血脂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失衡、代谢异常、药物影响等因素引起。高血脂主要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性疾病可直接导致血脂代谢异常。这类患者即使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仍可能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需长期接受降脂药物治疗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能量消耗减少,促使脂肪堆积。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饮酒过量可能干扰肝脏脂质代谢。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过量摄入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以及油炸食品、甜点等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均可升高血脂。每日膳食脂肪供能比应控制在30%以内,优先选择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会加速脂肪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会降低脂蛋白脂肪酶活性,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上升。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左甲状腺素钠片改善甲减。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可能促进脂肪重新分布,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脂指标,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烹饪时多用蒸煮方式,减少食用油用量。超重人群可逐步减轻体重,但需避免极端节食。定期进行血脂检测,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若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降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