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引发什么疾病

5万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高血压性心脏病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卒中和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

1、心力衰竭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长期承受过高压力,心肌逐渐增厚、僵硬,最终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压达标,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同时可联合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等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功能。

2、冠心病

高血压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确诊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硝酸甘油片扩张冠状动脉。

3、心律失常

心肌重构易引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异常,表现为心悸、头晕甚至晕厥。持续性房颤患者需服用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室率,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预防猝死。

4、脑卒中

心脏附壁血栓脱落或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动脉硬化,均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突发偏瘫、失语等症状。急性期需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二级预防常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

5、肾功能不全

长期高血压造成肾小球硬化,表现为夜尿增多、血肌酐升高。治疗首选缬沙坦胶囊等ARB类药物,配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终末期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需严格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监测血压、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每3个月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出现胸闷气短加重、下肢水肿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