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脂质水平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血脂症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引起,通常无明显症状,但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缺陷,导致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黄色瘤或角膜弓,早发心血管疾病风险极高。治疗需严格低脂饮食,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
长期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促进肝脏合成更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动物内脏、肥肉、奶油制品等食物胆固醇含量高,过量食用会导致外源性胆固醇摄入超标。建议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替代部分红肉,每日烹调油控制在25-30克。
体力活动不足会降低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减少甘油三酯分解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清除。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10%-15%。对于已确诊患者,运动前应评估心血管风险,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会导致游离脂肪酸释放增加,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多。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低代谢状态会延缓低密度脂蛋白清除。这类继发性高血脂需先治疗原发病,同时配合非诺贝特胶囊、依折麦布片等药物控制血脂。
内脏脂肪过度堆积会分泌大量游离脂肪酸,促进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腰围男性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时,建议通过限能量饮食减重。每减轻1公斤体重,血清甘油三酯可降低约1.5mg/dL,高密度脂蛋白升高0.35mg/dL。
高血脂症患者应建立低胆固醇、高膳食纤维的饮食模式,每日摄入蔬菜500克以上,优先选择燕麦、杂豆等粗粮。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煎炸。戒烟限酒,保持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脂指标,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脂。已确诊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