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后天精神病能否治愈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部分类型通过规范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部分需长期管理控制症状。
后天精神病通常指由环境刺激、脑损伤、感染等因素引发的精神障碍,与先天遗传因素无关。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联合心理社会干预,部分可实现症状完全消失并恢复社会功能。双相情感障碍通过心境稳定剂和认知行为治疗,多数患者能稳定情绪波动并维持正常工作生活。创伤后应激障碍采用暴露疗法和抗抑郁药物,症状缓解率较高。抑郁症规范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配合心理治疗,首次发作治愈率较高。
部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多种抗精神病药物反应不佳,可能需要氯氮平片等特殊药物治疗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慢性抑郁症患者易出现反复发作,需长期维持治疗预防复发。器质性精神障碍若脑损伤不可逆,往往以症状控制为主。人格障碍治疗周期较长,需持续进行辩证行为疗法改善行为模式。物质依赖所致精神障碍戒断后复吸风险较高,需配合防复吸治疗。
建议精神疾病患者尽早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坚持足疗程治疗。家属需学习疾病知识,协助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康复期可通过社交技能训练、职业康复等措施帮助恢复社会功能,避免过度保护或歧视。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病情稳定,出现复发征兆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