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红薯的好处和坏处

3.56万次浏览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经常吃红薯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适量食用可补充营养,过量可能引起胃肠不适。红薯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A、钾等营养素,但含糖量较高,特殊人群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1、补充膳食纤维

红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预防便秘。膳食纤维还能增加饱腹感,对控制体重有一定帮助。每100克红薯约含3克膳食纤维,接近每日推荐摄入量的十分之一。长期适量摄入可改善肠道菌群平衡。

2、提供维生素A

红薯是维生素A的优质来源,特别是橙红色品种。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正常视力、免疫功能及皮肤健康。一个中等大小的红薯可提供超过每日所需的维生素A。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建议搭配少量油脂食用以提高吸收率。

3、补充钾元素

红薯含钾量较高,有助于调节血压平衡。每100克红薯约含300毫克钾,适量食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钾元素还能帮助缓解肌肉疲劳,适合运动后补充。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钾摄入量。

4、升高血糖风险

红薯虽然升糖指数中等,但含糖量较高,每100克约含20克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食用量,建议选择蒸煮方式,避免油炸等高热量做法。监测餐后血糖变化,必要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

5、引发胃肠不适

过量食用红薯可能导致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红薯中的氧化酶在肠道产生气体,胃肠功能较弱者应少量分次食用。发芽或霉变的红薯含有毒素,食用前需彻底去除发芽部分及周边组织。

建议将红薯作为主食替代品,每周食用3-4次,每次控制在100-150克为宜。优先选择蒸、煮、烤等低脂烹饪方式,避免高糖高油做法。胃肠敏感者可去皮食用,或搭配蛋白质食物减缓消化速度。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肾病患者应在营养师指导下合理摄入。储存时置于阴凉通风处,防止发芽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