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需要通过散瞳验光检查。真性近视是眼轴长度异常导致的屈光不正,假性近视则因睫状肌痉挛引起暂时性视力模糊,两者可通过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结果明确鉴别。
真性近视表现为散瞳后近视度数仍存在,与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异常等器质性改变有关。患者通常有长期视力下降史,佩戴凹透镜可矫正视力,常见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假性近视散瞳后近视度数消失或显著降低,多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常见于短期用眼过度人群,通过休息或药物松弛睫状肌后视力可恢复。
假性近视可能伴随眼疲劳、畏光、视物重影等调节紧张症状,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睫状肌麻痹剂后症状缓解。真性近视可能合并外隐斜、眼底豹纹状改变等体征,需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眼轴长度确诊。两类近视初期症状相似,但假性近视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
建议出现视力下降时及时到眼科进行散瞳验光,避免误判。日常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每用眼40分钟远眺5分钟,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定期检查视力,真性近视需科学验配眼镜控制进展,假性近视可通过视觉训练和药物干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