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阑尾炎化脓穿孔术后通常存在一定风险,但通过规范治疗和护理多数可控制。术后风险主要与感染扩散、器官功能损伤等因素相关,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切口愈合情况。
阑尾化脓穿孔后腹腔内脓液可能污染周围组织,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或腹腔脓肿。患者可能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剧、切口渗液等症状。此时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如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必要时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术后肠粘连也是常见并发症,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减少粘连概率。对于高龄或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可能较慢,需延长抗生素使用周期并加强血糖监测。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更严重的脓毒血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若术后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表现,提示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需立即进行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既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风险增高,需评估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术后一周内是并发症高发期,须保持引流管通畅并每日观察引流液性状和量。
术后应严格遵循医嘱禁食至肠功能恢复,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选择高蛋白低脂食物如蒸蛋羹、藕粉等,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两周内禁止剧烈运动,但需每日进行床边踏步活动。切口护理需保持干燥,出现红肿热痛及时就医。术后1个月需复查腹部超声评估恢复情况,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以防切口疝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