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使用不当、饮食不规律、运动过量、肝肾功能异常、降糖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低血糖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头晕等症状,需及时纠正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胰岛素剂量过大或注射时间错误可能导致血糖骤降。例如餐前未及时进食而注射速效胰岛素,或睡前长效胰岛素过量。患者可能出现饥饿感、手抖等症状,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医生可能调整胰岛素类型为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并配合血糖监测。
延迟进餐、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饮酒后未补充食物易诱发低血糖。酒精会抑制肝糖原分解,空腹饮酒风险更高。建议定时定量进食,随身携带葡萄糖片。若发生低血糖可服用15克速效糖类,如半杯果汁。
运动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会加速葡萄糖消耗,尤其在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期间。运动前应检测血糖,低于5.6毫摩尔每升需补充零食。运动中每30分钟可饮用含糖饮料,避免单独进行高强度运动。
肝肾疾病会影响药物代谢和糖异生能力,使降糖药物蓄积。肾功能不全者需减少二甲双胍缓释片剂量,肝功能异常者慎用格列本脲片。这类患者建议选择瑞格列奈片等短效药物,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
水杨酸盐、磺胺类等药物可能增强降糖药效,合并使用时应警惕低血糖。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格列齐特缓释片联用需调整剂量。患者用药前应告知医生全部用药史,避免自行联用非处方药。
糖尿病患者应规律监测血糖,尤其调整治疗方案或改变生活习惯时。外出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和糖块,家属需学习识别低血糖症状及急救方法。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避免空腹运动或饮酒。若频繁发生低血糖,应及时就医调整降糖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