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么

7934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乳腺核磁共振的原理是利用氢原子核在强磁场中的共振信号生成图像。该技术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体内氢原子产生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形成高分辨率三维图像,主要用于乳腺组织结构和病变的精细评估。

乳腺核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平卧于检查床,乳腺置于专用线圈内。设备产生静磁场使体内氢原子核自旋方向一致,随后发射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干扰原子排列。脉冲停止后,原子恢复原状并释放能量信号,不同组织因氢原子密度和弛豫时间差异形成信号强弱对比。通过梯度磁场定位空间信息,计算机将信号重建为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图像。动态增强扫描还可通过对比剂显示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肿瘤检出率。

乳腺核磁共振对致密型乳腺、植入假体后的检查具有独特优势,能清晰区分囊肿、纤维腺瘤与恶性肿瘤。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体内有起搏器或金属植入物者禁用。建议检查避开月经周期第7-14天以减少激素干扰,检查后无需特殊护理,但增强扫描需观察有无过敏反应。若发现异常病灶,应结合超声或活检进一步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