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女性甲亢可能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碘摄入过量、垂体病变、甲状腺炎等原因引起。甲亢通常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下降、易怒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部分甲亢患者存在家族聚集倾向,可能与特定基因变异有关。这类患者常伴有甲状腺肿大或突眼症状,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治疗上以抗甲状腺药物为主,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严重时可考虑放射性碘治疗。建议有家族史的女性加强甲状腺筛查。
格雷夫斯病是女性甲亢最常见病因,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导致激素过量分泌。患者多合并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浸润性眼病。治疗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抑制激素合成,配合普萘洛尔片缓解心悸症状。若药物控制不佳,可选择碘131治疗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长期食用高碘食物或含碘药物可能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甲亢,需限制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摄入。轻症可通过停用碘剂观察,症状明显者可短期服用甲巯咪唑片。日常建议使用无碘盐烹饪,避免服用含碘保健品。
垂体TSH瘤会过度刺激甲状腺分泌激素,属于继发性甲亢。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力障碍等占位症状,需通过MRI确诊。治疗首选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术后配合溴隐亭片控制激素分泌。此类甲亢禁用放射性碘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或桥本甲状腺炎早期可能出现暂时性甲亢期。患者常有颈部疼痛伴发热,血沉加快。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为主,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甲亢期通常持续数周后会自行缓解,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女性甲亢患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需控制碘摄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供给。禁止吸烟以减少突眼加重风险。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建议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妊娠期患者需加强母婴监测。若出现高热、心律失常等甲亢危象征兆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