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甲肥大不通气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护理等方式治疗。鼻甲肥大通常由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长期使用减充血剂、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鼻甲黏膜水肿。可选择鼻腔喷雾器或洗鼻壶,每日重复进行1-2次。该方法对过敏性鼻炎或轻度慢性鼻炎引起的鼻甲肥大效果较好,操作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呛咳。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能有效缓解黏膜炎症,减轻鼻甲肿胀。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可短期使用,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避免药物性鼻炎。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通过低温收缩鼻甲组织,改善通气功能。射频消融术可使鼻甲黏膜下组织纤维化,减少体积。这类微创治疗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中度鼻甲肥大,术后恢复较快,但可能需要重复进行。
鼻甲部分切除术适用于重度肥大且保守治疗无效者,通过切除部分下鼻甲改善通气。下鼻甲骨折外移术通过改变鼻甲位置扩大鼻腔通道。手术需评估患者鼻腔结构,术后可能出现出血、粘连等并发症,需定期复查。
保持室内湿度有助于减轻鼻腔干燥。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戒烟可减少烟雾对鼻黏膜刺激。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能增强免疫力。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加重充血。
鼻甲肥大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导致黏膜损伤,擤鼻时单侧交替进行。睡眠时可抬高床头减少鼻部充血。长期症状不缓解或伴随头痛、嗅觉减退时需及时就诊。日常可按摩迎香穴缓解鼻塞,但需注意手部清洁。建议每年进行鼻内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合并过敏性鼻炎者需同步控制过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