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蛋白尿可能是肾炎的表现,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肾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抑制免疫反应、预防并发症、定期复查等。蛋白尿通常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药物性肾损害、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
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伤,控制血压有助于延缓肾炎进展。常用降压药包括缬沙坦胶囊、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还能减少蛋白尿,适合伴有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
蛋白尿长期存在会加速肾功能恶化,需采取措施减少尿蛋白排出。除降压药外,可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严重蛋白尿患者可能需要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但需警惕骨质疏松等副作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
部分肾炎如IgA肾病、狼疮性肾炎与免疫异常有关,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片、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这类药物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或感染风险增加,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免疫抑制治疗通常需要持续数月,患者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
长期蛋白尿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并发症。水肿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呋塞米片利尿,同时限制每日饮水量。合并高脂血症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贫血患者可能需要补充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这些并发症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需综合干预。
肾炎患者需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指标。初期建议每1-2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延长至3-6个月。复查内容包括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等。病情变化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忽视复查,部分肾炎会隐匿进展至肾功能不全。
发现蛋白尿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限制豆制品等高植物蛋白食物摄入。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自行服用可能伤肾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