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黄斑性眼病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黄斑性眼病可能与年龄增长、遗传因素、血管异常、炎症反应、高度近视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
戒烟限酒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避免强光刺激可佩戴防蓝光眼镜。日常饮食可增加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的摄入,其富含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有助于保护视网膜。控制血糖血压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尤为重要,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适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眼用混悬液可用于炎症性黄斑病变,但需警惕眼压升高风险。部分患者可联合使用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等抗氧化剂辅助治疗。
微脉冲激光通过温和热效应促进视网膜代谢,适用于早期干性黄斑变性。传统激光光凝术可封闭渗漏的异常血管,但可能造成永久性光斑。治疗前需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精确定位病灶区域,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静脉注射维替泊芬后进行特定波长激光照射,选择性破坏异常新生血管。该疗法对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效果显著,治疗间隔通常为3个月。治疗当日需避光48小时,防止皮肤光敏反应。
黄斑转位术通过调整视网膜位置改善视功能,适用于病灶局限的患者。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可缓解黄斑前膜牵拉,术后需保持俯卧位促进愈合。人工视网膜植入适用于晚期病例,需配合外部影像处理设备使用。
黄斑性眼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视力检查、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测病情变化。阅读时使用放大镜或电子助视器,居家环境保持充足照明。避免剧烈运动及高空作业,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突发视力急剧下降或视物缺损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使用眼药水或保健品替代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