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得尿道炎如何治疗

7934次浏览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怀孕期间出现尿道炎可通过多饮水、调整饮食、局部清洁、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尿道炎可能与激素变化、免疫力下降、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

1、多饮水

每日保持充足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淡盐水,避免含糖饮料。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减少尿液滞留时间。若存在水肿或妊娠高血压等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水量。

2、调整饮食

适当增加蔓越莓、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可能抑制尿道致病菌附着。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避免加重尿路刺激症状。可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但需注意过量可能诱发宫缩。

3、局部清洁

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会阴部,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洗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勤更换,减少局部潮湿环境。禁止阴道冲洗或盆浴,防止逆行感染。

4、遵医嘱用药

妊娠期用药需严格评估风险,常用安全药物包括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禁止自行使用喹诺酮类或磺胺类药物。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5、定期复查

治疗结束后需复查尿常规确认疗效,若症状反复或出现发热、腰痛需警惕肾盂肾炎。妊娠中晚期发生尿道炎可能增加早产风险,建议加强胎心监护。合并糖尿病或泌尿系统畸形者需更密切随访。

孕期尿道炎患者应避免憋尿、久坐等行为,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治疗期间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排尿次数、尿量及不适症状。若出现血尿、下腹坠痛或阴道流血等异常表现,须立即就医。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但急性期应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