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儿童中耳炎通常可以治愈,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能够完全恢复。中耳炎是儿童常见耳部感染性疾病,主要分为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两种类型。
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等。配合鼻腔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可缓解咽鼓管阻塞。多数患儿在1-2周内症状明显改善,鼓膜穿孔通常会在3-4周自行愈合。分泌性中耳炎则以中耳积液为特征,约80%患儿积液可在3个月内自行吸收,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鼓膜置管术干预。
少数复发性中耳炎可能与腺样体肥大、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相关。这类患儿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腺样体切除术。极个别合并乳突炎等并发症的病例需住院静脉用药或手术引流。先天性腭裂患儿的中耳炎易反复发作,需要多学科联合管理。长期未愈的中耳炎可能影响语言发育,需定期进行听力评估。
家长应保持患儿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哺乳期婴儿喂奶时注意体位。急性期可局部热敷缓解疼痛,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预防方面需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避免二手烟暴露。若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耳流脓、面瘫等表现,需立即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