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烧伤的病因有哪些

7934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引起烧伤的病因主要有热力损伤、化学损伤、电流损伤、放射线损伤以及摩擦损伤。烧伤可能由高温液体、强酸强碱、电弧、紫外线照射或机械摩擦等因素导致,表现为皮肤红肿、水疱、溃烂等症状。

1、热力损伤

热力损伤是最常见的烧伤病因,包括火焰、高温蒸汽、热油或沸水等接触皮肤导致。轻度烧伤可能仅出现皮肤发红和疼痛,重度烧伤可损伤深层组织。日常需避免接触明火或高温物品,发生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严重时需就医处理。

2、化学损伤

化学损伤由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接触皮肤或黏膜引起,如硫酸、氢氧化钠等。这类烧伤可能伴随组织坏死和剧烈疼痛。接触后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避免使用中和剂以免加重反应,并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

3、电流损伤

电流损伤包括低压电和高压电烧伤,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能导致组织损伤。高压电烧伤可能伴有深部肌肉坏死和心律失常。发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不可直接触碰伤者,立即呼叫急救并监测生命体征。

4、放射线损伤

放射线损伤主要由紫外线、X射线或核辐射等电离辐射引起,常见于日晒伤或医疗放射治疗。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皮肤癌变。日常需做好防晒措施,医疗放射治疗应严格遵循防护规程,出现皮肤灼伤需专科处理。

5、摩擦损伤

摩擦损伤是皮肤与粗糙表面高速摩擦产生的热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或机械操作事故。这类烧伤往往合并擦伤和深层组织损伤。预防需规范操作机械设备,发生损伤后应清创消毒,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预防烧伤需注意居家及工作环境安全,避免接触高温物品和危险化学品,规范用电操作并做好辐射防护。轻度烧伤可冷敷处理并保持创面清洁,中重度烧伤或特殊类型烧伤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需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创面愈合,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随访观察愈合情况,预防感染和瘢痕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