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硬化的症状表现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肝掌等。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肝硬化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乏力,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导致能量合成不足有关。伴随症状可能包括活动耐力降低、嗜睡等。日常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肝功能。
因门静脉高压导致胃肠淤血,患者可能出现厌食油腻、早饱感。部分患者会伴随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建议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复合维生素B片等药物改善消化功能。
腹水形成是典型表现,腹部膨隆可能伴随移动性浊音。与低蛋白血症和门脉高压相关。需限制钠盐摄入,医生可能开具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严重时需行腹腔穿刺引流。
皮肤巩膜黄染提示胆红素代谢障碍,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样。与肝细胞坏死和胆汁淤积有关。需监测肝功能指标,医生可能建议熊去氧胆酸胶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物。
手掌大小鱼际片状充血是雌激素灭活减少的表现,可能伴随蜘蛛痣。属于肝病特征性体征。需避免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必要时进行肝弹性检测评估纤维化程度。
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鱼类和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K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推荐食用深绿色蔬菜。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每次不超过30分钟。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紧急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