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新生儿一直吐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控制奶量流速、拍嗝排气、检查奶嘴型号、就医排查病理因素等方式改善。新生儿吐奶通常由贲门发育不全、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幽门狭窄等原因引起。
喂养时保持新生儿头部高于腹部呈30-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哺乳后竖抱20分钟有助于减少胃内压,母乳喂养时需确保婴儿正确含接乳晕。人工喂养时奶瓶倾斜角度以奶液充满奶嘴颈部为宜,防止吸入过多空气。
单次喂养量不超过胃容量,新生儿胃容量为30-60毫升。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人工喂养间隔2-3小时。奶嘴孔大小以倒置时每秒滴落1-2滴为宜,流速过快可更换慢流量奶嘴。喂养过程出现呛咳需立即暂停并侧卧拍背。
喂养中途及结束后采用竖抱拍嗝法,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持续5-10分钟。可尝试坐位拍嗝或飞机抱姿势促进气体排出。若拍嗝后仍吐奶,可让婴儿右侧卧位休息,利用重力减少反流。
奶嘴材质建议选择硅胶,孔径需匹配月龄。早产儿适用圆孔S号,0-3个月用圆孔M号,3个月以上可选Y型孔。需定期更换奶嘴,出现老化变形或孔径扩大时立即更换。特殊需求婴儿可选用防胀气奶瓶。
若吐奶伴随体重不增、喷射性呕吐、血便等症状,需排查肥厚性幽门狭窄、胃食管反流病等。医生可能开具铝碳酸镁混悬液、西甲硅油乳剂等药物,严重者需进行幽门肌切开术。牛奶蛋白过敏患儿需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家长需记录吐奶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喂养后避免立即更换尿布或剧烈活动。卧室可抬高婴儿床头部15度,选择防吐奶斜坡垫。衣物以宽松纯棉为主,避免腹部受压。若每日吐奶超过5次或出现呛咳窒息,应立即前往儿科消化专科就诊。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保证每日尿量6-8次以上可判断摄入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