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耳鸣怎么回事

2.54万次浏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偶尔耳鸣可能与噪声刺激、耳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药物副作用、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耳鸣是听觉系统对声音的异常感知,通常表现为耳内或颅内有嗡嗡、嘶鸣等声音,但外界并无相应声源。

1、噪声刺激

短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可能导致暂时性耳鸣,如音乐会、机械作业等。噪声会损伤耳蜗毛细胞,引发听觉系统异常放电。脱离噪声环境后症状多可自行缓解,建议佩戴防噪耳塞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处于85分贝以上的环境。

2、耳部疾病

外耳道耵聍栓塞、中耳炎等局部病变可能引发耳鸣。耵聍压迫鼓膜时可产生低频耳鸣,伴随耳闷胀感;中耳炎多伴有耳痛、听力下降。需由医生使用耵聍钩或生理盐水冲洗清除栓塞,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3、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病变可能引起搏动性耳鸣,与血流冲击血管壁有关。这类耳鸣常与心跳同步,测量血压可发现异常。需控制血压并改善循环,医生可能开具硝苯地平控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同时建议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

4、药物副作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庆大霉素注射液等药物具有耳毒性,可能损伤听神经导致耳鸣。通常在停药后症状减轻,用药期间出现耳鸣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方案,避免联合使用其他耳毒性药物。

5、精神压力

焦虑、睡眠不足等状态可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引发主观性耳鸣。这类耳鸣多呈高调蝉鸣音,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冥想、规律作息缓解,严重时可咨询心理医生,短期使用劳拉西泮片等抗焦虑药物。

日常需避免过度清洁耳道造成损伤,控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出现持续超过24小时的耳鸣,或伴随眩晕、听力骤降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等检查。长期耳鸣患者可尝试习服疗法,使用白噪声发生器帮助大脑适应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