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怎么办

2.99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可通过调整进食姿势、改变食物性状、吞咽功能训练、使用药物辅助、留置鼻胃管等方式治疗。吞咽困难通常由脑卒中后神经损伤、肌肉协调障碍、咽喉感觉减退、食管功能障碍、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进食姿势

建议患者进食时保持上半身直立,头部略微前倾,避免仰头吞咽。可使用高背椅或床头抬高30-45度,进食后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这种姿势能利用重力帮助食物下行,减少误吸风险。家属需监督患者每口食物量不超过5毫升,进食速度控制在20-30分钟每餐。

2、改变食物性状

将食物制备为糊状或泥状,避免干硬、粘稠或需要咀嚼的食材。推荐使用增稠剂调配流质,使其达到蜂蜜样稠度。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为宜,过热或过冷都可能诱发呛咳。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保证每日热量不低于1500千卡。

3、吞咽功能训练

由康复师指导进行门德尔松手法训练,包括空吞咽、声门上吞咽等技巧。可配合冰酸刺激疗法,用冰棉签轻触腭弓诱发吞咽反射。每日训练3次,每次10分钟,持续4-6周。家属需记录患者饮水试验结果,观察有无咳嗽、声音湿润等异常表现。

4、使用药物辅助

针对咽喉肌张力障碍可使用甲钴胺片改善神经传导,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存在隐性误吸时可短期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释痰液。所有药物均需经吞咽评估后选择合适剂型,片剂需研磨后服用,避免使用胶囊类药物。

5、留置鼻胃管

当经口进食热量不足60%需求或反复发生肺炎时,需考虑留置鼻胃管。选择细径硅胶管减少咽喉刺激,每4周更换一次。灌食时保持半卧位,速度不超过200毫升/小时,每次灌注量不超过400毫升。同时仍需进行吞咽训练,为逐步过渡到经口进食做准备。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需定期进行视频荧光吞咽检查评估恢复情况。家属应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备好吸引器应对突发呛咳。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泥、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康复期间建议每周监测体重变化,出现发热或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排查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