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孕妇血糖高可能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增加母婴并发症风险。妊娠期血糖异常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加重、饮食不当、遗传因素等有关,需通过血糖监测和医学干预控制。
孕妇血糖升高未及时控制时,可能引发胎儿生长过快、羊水过多、早产等问题。胎儿长期处于高糖环境易出现巨大儿,增加分娩难度和剖宫产概率。新生儿出生后可能出现低血糖、黄疸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孕妇自身发生妊娠高血压、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的风险也会上升。部分患者产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少数情况下,孕妇血糖异常可能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症,表现为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呼吸深快等症状。这类情况需立即就医处理。妊娠期严格控制血糖可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概率,多数患者通过饮食运动管理可使血糖达标。
建议孕妇定期进行糖耐量筛查,发现异常后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分餐制进食,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适度运动。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治疗,禁止自行服用口服降糖药。产后6-12周应复查血糖,评估代谢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