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鼻咽炎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鼻咽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鼻咽部干燥,使用加湿器或将湿毛巾挂在暖气片上可增加空气湿度。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适当增加饮水量,每日饮用温水或淡盐水有助于稀释分泌物。戒烟限酒可减少对鼻咽黏膜的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使用鼻腔冲洗器每日进行1-2次。蒸汽吸入可缓解鼻塞症状,将热水倒入容器中,加入少量薄荷脑或桉树油,用毛巾覆盖头部进行吸入。热敷鼻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用温热毛巾敷于鼻梁处。咽喉部含漱淡盐水可减轻咽部不适。
病毒感染引起的鼻咽炎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发挥作用,适用于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鼻咽炎。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用药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或克拉霉素片。抗生素疗程通常为5-7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出现腹泻等症状。
鼻塞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片等减充血剂。咽痛明显者可含服西瓜霜含片或复方草珊瑚含片。咳嗽症状可使用右美沙芬糖浆。过敏因素导致的鼻咽炎需配合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症状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
鼻咽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增强体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