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鼓膜穿孔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道溢液、眩晕等。鼓膜穿孔可能是外伤、中耳炎、气压伤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鼓膜穿孔后可能出现突发性耳痛,疼痛程度与穿孔原因有关。外伤性穿孔疼痛剧烈,炎症性穿孔可能伴随持续性钝痛。疼痛可能向同侧头部放射,部分患者在穿孔瞬间疼痛反而减轻。急性中耳炎导致的穿孔常伴随发热,需警惕感染扩散。
穿孔会导致传导性听力障碍,患者自觉耳闷、耳堵。小穿孔可能仅对高频声音敏感度下降,大穿孔可造成明显听力减退。气压变化时症状加重,捏鼻鼓气可能听到漏气声。长期穿孔可能继发中耳胆脂瘤,导致混合性耳聋。
约半数患者出现低频耳鸣,类似风声或机器轰鸣。外伤性穿孔可能伴随高频蝉鸣样耳鸣。耳鸣程度与穿孔大小相关,夜间安静时症状明显。中耳炎引起的穿孔可能随脓液排出耳鸣暂时缓解。
感染性穿孔可见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外伤性穿孔初期为血性渗液。慢性穿孔可能持续排出黏液性分泌物,伴有特殊异味。耳漏量多时需警惕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带血丝可能提示中耳肿瘤。
内耳受刺激时可出现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多见于外伤伤及内耳或冷空气刺激前庭窗。眩晕发作时可见自发性眼震,改变头位可能加重症状。反复眩晕需排除迷路瘘管等并发症。
鼓膜穿孔患者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禁用尖锐物品掏耳。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促进黏膜修复。出现发热、剧烈头痛等需警惕颅内并发症,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控制感染,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