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眼结膜出血可通过冷敷、避免揉眼、人工泪液滴眼液、抗生素滴眼液、手术止血等方式治疗。眼结膜出血通常由眼部外伤、剧烈咳嗽、结膜炎、高血压、血液病等原因引起。
早期可采用冷敷收缩血管,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敷于闭合的眼睑,每次5-10分钟。适用于外伤或揉眼导致的毛细血管破裂,可缓解肿胀和出血扩散。注意避免冻伤皮肤,24小时后需停止冷敷。
禁止揉搓患眼以防加重出血,同时需保持眼部清洁。可能与过敏性结膜炎或干眼症引起的眼部瘙痒有关,表现为结膜下片状出血伴异物感。可配合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涩症状。
使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改善眼表润滑。适用于干眼症导致的结膜微血管破裂,常见于长期用眼过度人群,出血范围较小且呈点状分布。
细菌性结膜炎引起的出血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妥布霉素滴眼液。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结膜充血伴黄色分泌物。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
严重外伤或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大面积出血需行结膜电凝术。通常与血小板减少症或服用抗凝药物有关,出血范围超过球结膜三分之二且持续扩大。术后需使用氧氟沙星眼膏预防感染。
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适量食用猕猴桃、菠菜等食物。若出血持续3天未吸收或伴随视力下降、眼痛等症状,需及时至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高血压患者需监测每日血压,血液病患者应定期复查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