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剖腹产增生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消除。剖腹产增生通常指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增生,可能与体质因素、切口感染、缝合技术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局部红肿、硬结、瘙痒等症状。
剖腹产增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积雪苷霜软膏等药物。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能抑制纤维细胞增殖,减轻瘢痕增生;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瘢痕;积雪苷霜软膏从中药积雪草提取有效成分,具有抗炎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轻度增生,需坚持使用数月。
物理治疗包括压力疗法、硅酮制剂、激光治疗等方法。压力疗法通过佩戴腹带或弹力衣持续压迫瘢痕,抑制增生;硅酮制剂如瘢痕贴可保持瘢痕湿润,减少胶原沉积;点阵激光能刺激胶原重塑,改善瘢痕外观。物理治疗需在术后伤口完全愈合后进行,治疗周期较长但无创性。
对于顽固性瘢痕增生,可考虑瘢痕切除术或瘢痕松解术。手术将切除增生组织后采用美容缝合技术重新闭合切口,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或药物注射防止复发。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影响功能或外观的成熟期瘢痕,需在术后6-12个月瘢痕稳定后进行。
中医采用活血化瘀疗法改善剖腹产增生,常用三七粉外敷、艾灸熏蒸等方法。三七粉能消散淤血、促进组织修复;艾灸通过热力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配合内服桃红四物汤等方剂调理气血,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皮肤过敏反应。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摩擦瘢痕部位。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刺激,外出时做好防晒防止色素沉着。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皮肤修复。产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张力过大。
剖腹产增生消除需根据瘢痕分期和个人体质选择合适方案。早期干预以药物和物理治疗为主,成熟期顽固瘢痕可考虑手术。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观察瘢痕变化情况。同时注意心理调节,避免因瘢痕问题产生焦虑情绪。若出现瘢痕疼痛加剧、渗液或快速增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