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精神病主要分为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人格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六大类。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以感知觉和思维紊乱为特征,心境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异常波动,焦虑障碍以过度担忧和恐惧为核心,人格障碍存在持久的行为模式异常,器质性精神障碍由脑部疾病或损伤导致,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与滥用药物或酒精有关。
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等,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言语紊乱等症状。幻觉常表现为听到不存在的声音或看到不存在的景象,妄想则是坚信不符合现实的想法。这类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脑内化学物质失衡有关。治疗通常需要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片、利培酮片、阿立哌唑片等,并结合心理社会干预。
心境障碍包含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或情绪波动剧烈。抑郁症患者可能长期感到悲伤、失去兴趣,双相情感障碍则交替出现抑郁和躁狂发作。发病原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因素。治疗可采用抗抑郁药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片等,心理治疗也有重要作用。
焦虑障碍涵盖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症等,以过度担忧、恐惧为特征。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出汗、颤抖等躯体症状,或反复出现不想要的念头和行为。病因可能与遗传、脑区功能异常、应激事件相关。治疗常用抗焦虑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劳拉西泮片,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更佳。
人格障碍表现为持久、僵化的不适应行为模式,包括偏执型、反社会型、边缘型等。这类障碍通常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显现,可能与环境因素和早期经历有关。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如辩证行为疗法,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片辅助治疗。
器质性精神障碍由脑部疾病、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如阿尔茨海默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等。症状包括记忆减退、定向障碍、人格改变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如改善脑代谢药物多奈哌齐片、美金刚片等,同时进行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涉及酒精、毒品等物质滥用导致的精神行为问题,表现为渴求、耐受和戒断反应。长期滥用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治疗包括药物替代如美沙酮口服溶液、纳曲酮片,以及心理康复治疗,需在专业机构进行系统干预。
精神疾病的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全面评估和个体化方案,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计划。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康复,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家属需给予患者充分理解和支持,定期复诊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社会应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歧视,为患者创造包容的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