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预防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调节心理状态、避免药物滥用、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可能与血管病变、神经损伤、激素失衡、心理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影响阴茎血流供应。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使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糖药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可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早期干预可降低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生概率。
长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酗酒可能抑制中枢神经功能。建议逐步戒烟限酒,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均衡饮食应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可能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影响勃起功能。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缓解表现焦虑,伴侣共同参与治疗有助于改善亲密关系。必要时可在心理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
部分抗抑郁药如盐酸帕罗西汀片、降压药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可能引起药物性勃起功能障碍。未经医师指导不应自行服用雄激素制剂。使用新药后出现勃起功能变化应及时就医评估,调整用药方案。
4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检测睾酮水平,血清总睾酮低于300ng/dl可能需补充治疗。夜间阴茎勃起监测可鉴别心理性与器质性病因。血管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前列腺疾病症状时应排查盆腔神经损伤。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睡眠不足可能降低睾酮分泌。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群力量。避免长时间骑行压迫会阴部血管神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腰围超过90厘米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出现持续勃起困难应尽早就诊男科或泌尿外科,早期干预可获得更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