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副主任医师
颈部淋巴结是否要紧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反应性增生,少数可能与感染或肿瘤相关。颈部淋巴结肿大通常由病毒性感冒、细菌感染、结核病、淋巴瘤或转移癌等因素引起,建议通过触诊、超声或活检明确性质。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柔软肿块,可伴有压痛或局部皮肤发红。这类淋巴结通常在感染控制后逐渐消退,无须特殊处理。结核性淋巴结炎多呈现串珠样排列,质地偏硬且可能伴随低热盗汗,需规范抗结核治疗。淋巴瘤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无痛且增长迅速,可能伴随体重下降和夜间出汗。转移癌的淋巴结质地坚硬且固定,需结合原发肿瘤病史综合判断。
长期存在的无痛性淋巴结若直径超过2厘米需警惕,特别是伴随发热、消瘦等症状时。艾滋病或免疫缺陷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应优先排查机会性感染。儿童颈部淋巴结直径超过1厘米或成人超过1.5厘米时,建议完善血常规和影像学检查。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无论是否疼痛都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恶性肿瘤的诊断时机。
日常应注意观察淋巴结大小、质地和活动度的变化,避免反复按压刺激。保持口腔卫生可减少反应性淋巴结增生,出现持续肿大或伴随症状时应尽早就诊。检查期间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药,确诊前不建议进行热敷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