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有哪些

3.19万次浏览

高云 副主任医师

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主要有先天性畸形、风湿性心脏病、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1、先天性畸形

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病因,约占主动脉瓣病变的50%。这类患者瓣膜结构异常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伴随主动脉扩张或狭窄。部分病例在儿童期即可出现症状,多数在成年后因瓣膜钙化加重而确诊。超声心动图是主要诊断手段,严重者需手术修复或置换瓣膜。

2、风湿性心脏病

链球菌感染引发的风湿热可导致瓣膜交界处粘连、增厚,最终形成狭窄或关闭不全。患者多有反复咽喉炎病史,病变常累及多个瓣膜。听诊可闻及特征性杂音,实验室检查可见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需长期预防性使用青霉素,晚期病例需考虑瓣膜成形术。

3、退行性变

老年性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是65岁以上人群的主要类型,与脂质沉积、慢性炎症和钙磷代谢异常有关。病变进展缓慢,初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后期可能出现心绞痛或晕厥。CT可见瓣膜钙化程度与预后相关,轻中度患者可药物控制,重度狭窄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4、感染性心内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可破坏瓣膜结构,形成赘生物和穿孔。患者常有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超声可见瓣膜赘生物。需静脉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钠注射剂,合并心力衰竭或栓塞风险时需手术清除病灶。既往有瓣膜病变者更易发生,口腔操作前需预防性用药。

5、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血压控制不良导致左心室肥厚,增加瓣膜机械应力,加速退行性变进程。这类患者多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需严格控制血压和血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可延缓心室重构,同时需监测主动脉根部直径变化。

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盐饮食。吸烟者需戒烟,糖尿病患者需优化血糖控制。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抗凝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以防感染,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有助于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