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早期可通过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社会支持等方式干预。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应激事件、慢性疾病、人格特征等因素有关。
认知行为治疗是早期抑郁症的核心干预手段,帮助患者识别和修正负面思维模式,常用技术包括行为激活和认知重构。人际关系治疗则聚焦于改善社交功能,适用于因人际冲突诱发的抑郁。心理治疗通常需每周1次,持续数月,轻度患者可能无须联合药物。
规律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保持7小时睡眠周期有助于稳定情绪,避免午后摄入咖啡因。地中海饮食模式可提供omega-3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适量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适用于持续两周以上的中度症状。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可用于伴随明显乏力者。所有抗抑郁药需持续服用4周以上才显效,调整剂量须严格遵医嘱。
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磁场调节前额叶皮层兴奋性,适用于药物不耐受患者,疗程通常需20次。光照治疗对季节性抑郁效果显著,每天早晨接触10000勒克斯光照30分钟。这些非侵入性治疗副作用较少,但需专业设备支持。
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可减少病耻感,家属应避免批判性语言如"振作起来"。职场适应性调整包括缩短工时或暂时调岗,学校可提供课业延期支持。宠物辅助治疗也能提升情感联结,尤其对独居患者效果明显。
早期干预期间需监测自杀风险,避免酒精等中枢抑制剂。建立情绪日记记录症状变化,每两周复诊评估疗效。保持每日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光,室内可用绿植和暖色调灯光改善环境。若出现持续早醒或体重骤降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家属应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避免过度保护或忽视两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