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银耳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存在过敏反应、胃肠功能紊乱、术后恢复期等情况时不宜食用。银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胶质蛋白,主要禁忌人群包括银耳过敏者、胃肠虚弱者、术后患者、风寒感冒者、糖尿病患者等。
部分人群可能对银耳中的蛋白质或多糖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腹泻等症状。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银耳时应少量尝试,观察是否有不适反应。若出现过敏症状需立即停止食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银耳富含膳食纤维和胶质,过量食用可能加重胃肠负担。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建议此类人群控制摄入量,烹饪时充分炖煮至软烂。胃肠急性炎症发作期应暂时避免食用,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调节胃肠功能。
银耳的胶质特性可能影响术后创面愈合,尤其消化道手术后患者需谨慎。银耳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抗凝血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增加出血风险。建议术后饮食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引入银耳,避免过早食用。颅脑手术患者更需严格控制摄入量。
中医理论认为银耳性平偏凉,风寒感冒初期食用可能加重畏寒、鼻塞等症状。此类人群宜选择生姜、葱白等温性食材驱寒。待感冒转为风热证型出现咽痛、黄痰时,方可适量食用银耳润肺。风寒感冒期间可遵医嘱使用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等中成药。
市售冰糖银耳羹等甜品含糖量较高,可能引起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烹制方式,控制单次摄入不超过50克干银耳。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银耳作为植物蛋白来源需计入每日总量。建议监测餐后血糖,必要时调整降糖药用量。
银耳作为传统滋补食材,日常食用建议选择无硫熏制的优质产品,浸泡时间不少于3小时以去除杂质。炖煮时搭配莲子、百合可增强润肺功效,但不宜与含铁剂同食以免影响吸收。特殊人群食用前建议咨询营养师或中医师,根据体质调整食用方法和配伍。储存时需保持干燥通风,发霉变质的银耳绝对禁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