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中的磨玻璃是什么

4.44万次浏览

车嘉铭 副主任医师

车嘉铭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胸外科

影像学中的磨玻璃是指肺部CT检查中呈现的半透明云雾状阴影,通常提示肺泡内气体被部分填充或间质增厚。磨玻璃影可能由肺炎、肺水肿、间质性肺病、早期肺癌等多种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进一步评估。

磨玻璃影在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高的模糊阴影,类似磨砂玻璃的透光性,其病理基础包括肺泡内液体渗出、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或微小结节堆积。常见于非特异性炎症如病毒性肺炎,患者可能伴有咳嗽、低热;也可见于过敏性肺泡炎,多与接触粉尘或霉菌有关;部分早期肺腺癌亦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通常无明显症状。特殊情况下,肺出血或肺水肿导致的毛细血管渗漏也会形成一过性磨玻璃改变,这类患者往往存在急性呼吸困难。

持续存在的磨玻璃结节需警惕肿瘤性病变,尤其是伴有分叶征、毛刺征或空泡征时。间质性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常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伴网格状改变,患者多有进行性气短。对于免疫抑制人群,机遇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也会呈现特征性磨玻璃样变,多从肺门区向外周扩散。部分药物性肺损伤或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受累同样可能显示此类征象。

发现磨玻璃影后应完善肿瘤标志物检查、增强CT或PET-CT鉴别诊断,必要时经皮肺穿刺或支气管镜取活检。日常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接触粉尘作业者应做好职业防护,存在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复查影像。磨玻璃影的临床意义差异较大,既可能是良性炎症的暂时表现,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早期信号,需由呼吸科或影像科医生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