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疼痛难忍

4.07万次浏览

侯勇 主任医师

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骨折手术后疼痛难忍是常见现象,通常与手术创伤、组织修复及炎症反应有关。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干预及心理疏导缓解。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伤口渗液等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并发症。

术后急性期疼痛多由手术切口、骨折复位固定等机械刺激引发,表现为局部锐痛或跳痛,活动时加剧。此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弱阿片类药物如氨酚羟考酮片。配合冰敷患处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慢性疼痛可能与骨痂形成期神经压迫有关,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可尝试低频脉冲电刺激或超声波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部分患者因恐惧活动导致肌肉痉挛,会加重疼痛感,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

少数情况下剧烈疼痛可能提示内固定物移位、深静脉血栓或骨髓炎等并发症。若疼痛在用药后无缓解,且伴随患肢皮肤发紫、温度异常或全身寒战,需立即进行X线、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糖尿病患者或骨质疏松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延迟愈合,疼痛周期可能延长,需加强血糖监测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儿童骨折后疼痛表达可能不准确,家长需观察其睡眠质量及患肢活动意愿,避免漏诊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急症。

术后康复期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愈合。睡眠时用枕头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可减轻夜间肿胀痛。心理上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疼痛日记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折愈合进度,切勿自行调整止痛药剂量或过早负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