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做核磁共振危害是什么

1.04万次浏览

徐建威 副主任医师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宝宝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危害主要包括潜在的身体不适和检查过程中的配合困难。核磁共振检查本身无电离辐射,但需注意镇静剂使用风险、噪音影响、幽闭恐惧反应及金属物品禁忌等问题。

1、镇静剂风险

低龄儿童可能需使用镇静剂以保持检查时静止,镇静药物可能引发呼吸抑制或过敏反应。建议家长提前与医生沟通孩子用药史,检查后需密切观察呼吸和意识状态。常用镇静剂如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水合氯醛合剂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噪音影响

核磁共振设备运行会产生高分贝噪音,可能损伤婴幼儿听力。检查时应使用专用耳塞或降噪耳机保护,新生儿建议选择具备静音技术的设备。持续噪音还可能导致孩子焦虑哭闹,影响图像质量。

3、幽闭恐惧反应

狭小封闭的检查空间可能引发儿童恐惧情绪,表现为剧烈挣扎或屏气发作。家长可通过检查前模拟训练缓解孩子紧张,部分医院提供开放式核磁共振设备供选择。严重焦虑者可考虑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片。

4、金属禁忌

体内植入金属物件或佩戴金属饰品可能因磁场作用导致移位或发热。检查前需确认无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等禁忌装置,并更换无金属材质的衣物。早产儿需特别注意曾经留置的金属止血夹等医疗器械。

5、体温调节障碍

扫描过程中射频能量可能使体温轻微升高,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更需关注。检查室应保持适宜温度,早产儿或发热患儿需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缩短扫描时间或暂停检查。

家长应在检查前确保孩子睡眠充足,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携带常用安抚物品减少焦虑。检查后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异常,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对于必须进行的核磁共振检查,选择儿童专科医院或具备儿科经验的机构更能保障安全性,医生会根据临床必要性权衡利弊后做出检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