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发烧时流鼻血可能与鼻腔黏膜干燥、毛细血管脆弱或感染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包括高热导致血管扩张、用力擤鼻涕、鼻腔炎症或凝血功能异常等。
体温升高会导致鼻腔黏膜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此时若伴有打喷嚏、咳嗽或擤鼻涕等动作,可能引发毛细血管破裂。建议用冷毛巾敷额头辅助降温,避免用力擦拭鼻腔。
反复擤鼻涕或抠鼻可能造成机械性损伤,尤其儿童鼻腔黏膜更脆弱。家长需指导孩子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出血时捏住鼻翼压迫止血,避免填塞纸巾。
流感病毒或腺病毒感染可能同时引发发热和鼻黏膜炎症,表现为鼻塞、流涕伴鼻衄。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抗病毒药物,配合鼻腔冲洗缓解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血友病等疾病患者,发热时可能加重凝血障碍。典型表现为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需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发热伴随水分丢失加速,空调房或干燥环境易导致黏膜干裂出血。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睡前涂抹红霉素软膏保护鼻黏膜,避免用力揉搓鼻子。
发热期间应保持环境湿度,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风险。若鼻血持续超过1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排查血液病、鼻中隔偏曲等器质性疾病。儿童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时,家长应立即送医检查血红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