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IgA肾病部分患者可能自愈,但自愈概率较低,通常与病理损伤程度、免疫调节功能等因素有关。IgA肾病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的慢性肾炎,自愈机制主要涉及免疫异常缓解和肾脏代偿功能。
部分IgA肾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可能出现一过性免疫异常,当外界诱因消除后,如呼吸道感染控制或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异常IgA分子停止产生,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物可能被巨噬细胞逐渐清除。这类患者病理改变较轻,肾活检显示系膜细胞增生不明显,尿微量蛋白持续阴性,临床表现为无症状血尿自行消失。儿童患者因免疫系统可塑性强,较成人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多数IgA肾病呈慢性进展趋势,自愈需满足严格条件。肾脏具有强大代偿功能,当肾小球滤过率损伤未超过50%时,剩余肾单位可通过肥大增生维持功能,但病理损伤持续存在。若肾小球出现全球性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不可逆改变,即使免疫活动静止也无法实现结构修复。临床观察显示,伴有持续蛋白尿超过1克/天、高血压或肾功能下降的患者,自愈可能性显著降低。
建议IgA肾病患者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预防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出现水肿或泡沫尿增多应及时肾内科就诊,必要时行肾穿刺明确病理分级。即使病情暂时稳定也不可擅自停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