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大便有虫子是怎么回事

1.64万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上厕所大便有虫子可能与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等寄生虫感染有关。这些疾病通常由饮食不洁、接触污染源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痛、肛门瘙痒、营养不良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粪便检查明确诊断。

1、蛔虫病

蛔虫病主要由摄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可能导致脐周隐痛、食欲异常,严重时引发肠梗阻。粪便中可见白色线状成虫。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复方甲苯咪唑丸等药物驱虫,同时需加强餐具消毒。

2、绦虫病

绦虫病多因食用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猪肉或牛肉导致。虫体节片可随粪便排出,呈白色扁平带状,可能伴随消瘦、腹泻。常用吡喹酮片、氯硝柳胺片等药物治疗。日常需避免生食肉类,砧板应生熟分开使用。

3、蛲虫病

蛲虫病通过接触虫卵传播,儿童高发。雌虫夜间在肛周产卵引发剧烈瘙痒,粪便中可见细小白色线虫。治疗选用阿苯达唑颗粒、双羟萘酸噻嘧啶片,同时需烫洗内衣裤并修剪指甲以防重复感染。

4、钩虫病

钩虫幼虫经皮肤侵入人体,成虫吸附肠黏膜吸血可能导致贫血、异食癖。粪便中虫体细小不易察觉,需显微镜检确诊。常用阿苯达唑胶囊联合硫酸亚铁片纠正贫血,田间劳作时应穿胶鞋防护。

5、姜片虫病

生食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可能感染姜片虫,虫体肥厚呈肉红色,可导致腹泻、面部浮肿。治疗首选吡喹酮片,预防需彻底煮熟水生食物。流行区应避免用牙齿啃咬植物表皮。

预防寄生虫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蔬菜水果充分洗净,肉类彻底加热,不饮用生水。饭前便后规范洗手,儿童玩具定期消毒。如发现粪便持续带虫或出现消瘦、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到感染科或消化内科就诊,完善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严格按疗程用药。治疗期间家庭成员需同步排查,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