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严重危害。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阻塞引起,需紧急就医处理。
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持续超过30分钟,常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疼痛可能伴随冷汗、濒死感,与心绞痛不同,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胸痛提示心肌持续缺血坏死,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自行驾车就医。心电图检查可显示ST段抬高或病理性Q波,心肌酶谱如肌钙蛋白会显著升高。
约40%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或窒息感,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这是由于左心室功能受损导致肺淤血,肺泡换气功能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以呼吸困难为唯一症状,容易误诊为肺部疾病。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胸部X线显示肺水肿征象。此时需保持半卧位,给予吸氧并监测血氧饱和度。
心肌缺血可引发室性早搏、室速甚至室颤等致命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晕厥或意识丧失。梗死面积越大,心律失常风险越高。心电监护可发现频发室早、QT间期延长等预警信号。对于室颤患者需立即电除颤,同时静脉注射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持续心电监测应维持至少48小时。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消化系统症状,易与胃病混淆。下壁心肌梗死因刺激膈神经,常表现为剑突下疼痛伴肠胀气。体检时腹部柔软无肌紧张,但可能有肠鸣音减弱。此类症状延误诊断率较高,需结合心电图II、III、aVF导联改变进行鉴别。
老年人、女性或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非特异性症状,称为寂静型心肌梗死。这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往往更严重,因痛觉神经病变或认知障碍未能及时察觉。通过肌钙蛋白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可确诊。对高危人群突发不明原因虚脱,应考虑心肌梗死可能。
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饮食应低盐低脂,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每周3-5次30分钟快走,监测运动时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脂指标,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出现胸闷加重或下肢水肿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