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肾小球肾炎通常可以治疗控制,但能否完全治愈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决定。肾小球肾炎可分为急性、慢性及特殊类型,治疗方式主要有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免疫抑制治疗、透析或肾移植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儿童患者较多,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多数患者通过休息、限盐、利尿及控制感染后可完全康复。部分患者需短期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V钾片,或利尿剂如呋塞米片缓解水肿。关键治疗在于消除感染灶,避免转为慢性。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较长,常见病理类型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等。早期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控制血压,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减少蛋白尿,可延缓肾功能恶化。中晚期可能需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治疗,但部分患者仍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特殊类型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包括甲泼尼龙注射液冲击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部分患者需血浆置换。终末期患者需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生命,符合条件的可考虑肾移植手术。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炎还需控制原发病。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长期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3克,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等为主。避免劳累、感染和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保持良好心态,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诊,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缓解或稳定病情。若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或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