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治疗近视眼的手术方式主要有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等。近视眼手术需根据患者眼部条件、近视度数及用眼需求选择合适术式,建议在专业眼科医生评估后决定。
角膜屈光手术通过改变角膜曲率矫正近视,常见术式包括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飞秒激光辅助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使用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适合近视100-1200度患者。飞秒激光辅助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采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精度更高且并发症较少。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无需制作角膜瓣,通过小切口取出透镜,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眼内屈光手术适用于高度近视或角膜过薄患者,主要方式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该手术将特殊设计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保留自身晶状体,可矫正1800度以内近视。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可逆性,但可能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等并发症。术前需严格筛查前房深度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术后需定期监测眼压及晶体位置。
近视手术前需完成全面眼科检查,包括视力、验光、眼压、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测量、眼底检查等项目。角膜地形图可排除圆锥角膜,角膜厚度测量确保剩余基质层厚度达标。眼底检查重点关注视网膜是否存在变性区或裂孔,高度近视患者可能需先行视网膜激光治疗。术前需停戴隐形眼镜1-4周,确保角膜形态恢复自然状态。
术后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及人工泪液,预防感染并减轻炎症反应。术后1周内避免揉眼、游泳及剧烈运动,防止角膜瓣移位。术后1个月需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定期复查视力、角膜愈合情况及眼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干眼症、眩光等暂时性症状,多数3-6个月逐渐缓解。
近视手术可能引发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角膜扩张、角膜混浊等问题。角膜瓣并发症包括游离瓣、纽扣瓣等,多见于机械板层刀制瓣。角膜扩张表现为术后角膜持续变薄前凸,需密切监测角膜地形图变化。角膜混浊多发生于高度近视切削较深患者,可影响视觉质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规范操作可降低风险概率。
近视眼手术后需保持良好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导致视力回退。建议每用眼30分钟休息5分钟,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维护眼表健康。术后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复诊,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监测视力变化及眼部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