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油腻的东西就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有十多年了

3.62万次浏览

李辉 主任医师

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吃油腻食物后腹泻持续十多年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胆囊炎、肠易激综合征、乳糜泻、慢性胰腺炎等因素有关。长期反复出现此类症状需警惕器质性疾病,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胃肠镜、腹部超声等检查。

1. 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高脂饮食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胃肠蠕动加快会使未充分消化的脂肪进入结肠,刺激肠黏膜分泌水分引发腹泻。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餐后腹胀、肠鸣音亢进。可通过低脂饮食调节,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

2. 慢性胆囊炎

胆囊收缩功能障碍会影响胆汁排放,导致脂肪类食物无法被充分乳化分解。患者除腹泻外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进食油腻后症状加重。超声检查可发现胆囊壁增厚或结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严重者可能需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会使肠道对脂肪刺激反应过度,表现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常与精神压力相关,粪便可见黏液但无脓血。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蠕动,配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修复肠黏膜屏障。

4. 乳糜泻

麸质蛋白过敏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会损伤小肠绒毛,造成脂肪吸收不良。典型表现为脂肪泻、体重下降,血清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检测可确诊。需严格终身无麸质饮食,必要时补充维生素AD软胶囊等脂溶性维生素。

5. 慢性胰腺炎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时,脂肪酶分泌减少导致脂肪消化障碍。患者粪便可见油滴或恶臭,伴随糖尿病或腰背部疼痛。胰酶替代治疗如胰酶肠溶胶囊是主要手段,同时需戒酒并控制血糖。

长期脂肪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日常需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烹饪选用橄榄油等易消化油脂,分次少量进食。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识别敏感食物,若出现体重持续下降或血便应立即就医。建议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评估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