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胃肠镜检查通常在出现消化道症状、高危人群筛查或疾病随访时进行。主要有不明原因腹痛、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体重骤降、胃癌家族史等情况。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尤其是伴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时,需通过胃肠镜排查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肠镜可检查回盲部至直肠的异常。
呕血、黑便或便血提示可能存在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出血,胃肠镜能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常见病因包括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结肠息肉出血等,必要时可在镜下进行止血治疗。
进行性加重的吞咽梗阻感需警惕食管癌、贲门失弛缓症等疾病。胃镜检查可评估食管狭窄程度并取活检,同时排除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黏膜损伤。
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10%且无明确原因时,需排查消化道恶性肿瘤。胃肠镜可发现早期胃癌、结肠癌等占位性病变,对可疑病灶进行病理采样。
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定期胃镜筛查。有结肠息肉病史、炎症性肠病或结直肠癌家族史者需定期肠镜监测。
胃肠镜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肠镜检查前还需清洁肠道。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若有活检需进食温凉流质饮食。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可少量饮水服药,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术后出现持续腹痛、呕血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日常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有助于消化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