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真菌感染可能由皮肤屏障受损、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潮湿环境接触、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真菌感染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脱屑等症状,可通过抗真菌药物、保持皮肤干燥、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治疗。
皮肤破损或长期摩擦可能导致真菌侵入。轻微擦伤、湿疹或皮炎患者更易感染,表现为局部红斑、水疱。建议避免抓挠,使用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外用药物,同时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艾滋病、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发生系统性真菌感染。可能伴随发热、乏力,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日常需加强营养摄入,定期监测免疫功能指标。
广谱抗生素破坏菌群平衡可诱发念珠菌感染。常见口腔白膜或阴道分泌物异常,可使用制霉菌素片、克霉唑栓剂治疗。用药期间建议补充益生菌,避免滥用抗生素。
长期穿不透气鞋袜、泳池更衣室接触等易致足癣、股癣。表现为趾间糜烂或环状皮损,需外用特比萘芬喷雾联合硝酸咪康唑散。日常应选择吸汗材质衣物,公共场合避免赤足行走。
慢性肺病、恶性肿瘤患者可能继发曲霉菌等深部感染。伴随咳嗽、胸痛时需进行真菌培养,采用伏立康唑片或卡泊芬净注射治疗原发病同时,需严格控制病房消毒隔离。
预防真菌感染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鞋袜。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免疫低下者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出现持续瘙痒、皮损扩散或发热症状时,应及时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规范治疗。日常可适当补充含锌、硒等微量元素食物增强皮肤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