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眼底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危害包括视力下降、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和失明。糖尿病眼底病通常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血脂、遗传因素和糖尿病病程较长等原因引起。
糖尿病眼底病早期可导致视力逐渐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这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血氧供应不足有关。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激光治疗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控制病情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视网膜出血,表现为眼前突然出现黑影或飞蚊症。出血量少时可自行吸收,大量出血可能需玻璃体切割手术。常用药物包括改善微循环的羟苯磺酸钙胶囊、活血化瘀的血栓通胶囊等。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导致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患者会出现中央视野模糊、视物变形。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治疗包括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雷珠单抗注射液等,严重者需激光治疗。
长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引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属于急症需立即手术治疗。患者会突然出现视野缺损、视力急剧下降。术前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眼压,术后需配合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
糖尿病眼底病晚期可导致不可逆的失明,是工作年龄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预防关键在于早期筛查和干预,确诊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糖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监测血糖并控制在理想范围,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出现视力变化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同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适当补充富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深色蔬菜水果有助于保护视网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