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特异性皮炎与湿疹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特异性皮炎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而湿疹是多种皮肤炎症的统称。两者的区别主要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诱发因素、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
特异性皮炎与遗传和免疫异常密切相关,患者常有家族过敏史,体内免疫球蛋白E水平升高。湿疹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可能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包括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外界刺激物接触等。
特异性皮炎好发于肘窝、腘窝等屈侧部位,皮损表现为干燥、红斑和剧烈瘙痒,常伴有皮肤苔藓样变。湿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皮损形态多样,包括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和结痂等多形性表现。
特异性皮炎发作多与过敏原接触相关,如尘螨、花粉、食物过敏等。湿疹诱发因素更为广泛,包括接触刺激性物质、气候变化、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症状。
特异性皮炎治疗以抗炎和修复皮肤屏障为主,常用药物包括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湿疹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可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严重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
特异性皮炎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部分儿童患者随年龄增长可能自行缓解。湿疹预后相对较好,去除诱因后多能有效控制,但接触性湿疹可能反复发作,需要长期避免接触致敏物质。
特异性皮炎和湿疹患者都应注意皮肤保湿护理,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洗护产品。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保持适宜的环境温湿度。饮食上避免已知过敏食物,保证营养均衡。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要自行长期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定期复诊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